网站首页 文章专栏 央视曝光“高科技狩猎”:无人机红外锁定野生动物,高空投射金属箭
央视曝光“高科技狩猎”:无人机红外锁定野生动物,高空投射金属箭
发布 作者:汪淼 浏览量:2
文章报道了利用无人机搭载红外设备进行高科技狩猎的现象,既揭示了其被用于非法狩猎的风险,也介绍了部分地区合法使用该技术控制野猪泛滥的情况。同时,文章提到相关电商平台已限制相关产品的搜索,并讨论了现行法律对此类狩猎工具的监管空白。

11 月 26 日消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今日发文,曝光了一种悄然兴起的“高科技狩猎”行为。

狩猎者利用无人机搭载红外设备锁定野猪后,从高空投射金属箭,箭头凭重力与惯性,瞬间贯穿猎物躯体。从以上描述中不难看出,这种“高科技狩猎”方式其实是伴随着巨大风险,它不仅会被一些人用来开展非法狩猎活动,还可能危及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报道提到,今年以来,重庆、湖南等地警方先后侦破了利用改装无人机挂载利箭,射杀野生动物的非法狩猎案件。而与此同时,陕西、湖北部分地方的林业部门则把这种捕猎方式用于控制野猪种群泛滥,避免侵扰村民的生产生活,达到了预期效果。

那么,“无人机捕猎”该如何安全合法开展?

报道称,在位于秦岭北麓的陕西宝鸡市渭滨区,当地林业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表示,这项工作经过审批备案,由专业人员实施,只针对野猪,并采取了多项安全保障措施:

  • 必须是在空旷的地方作业,上面没有遮挡的情况下;
  • 是组网式的,有一个侦察无人机,先发现先判定,确认以后再启动无人机去攻击;
  • 根据红外技术特点,一般天气热的时候晚上开展,因为晚上动物的体温跟地温出现明显差别的话,红外更好搜索。温差太小,容易出现失误。

在各地警方公布的无人机非法狩猎案件中,嫌疑人使用的无人机大多经过不同程度的改装,挂载的箭头等从网络平台购买,或者由本地工厂加工。相关报道受到关注后,目前一些电商网站已经限制了相关产品和关键词的搜索结果

IT之家注意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禁止使用毒药、爆炸物等八类工具进行猎捕,其中不包括无人机和利箭。但法条中同时规定,除此之外的禁用工具,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并公布。

在重庆永川区的案件中,非法狩猎者在无人机上挂载了利箭、钢球。林业部门、动物学专家和司法鉴定机构三方共同论证认定,涉案的工具属于猎捕禁用工具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