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文章专栏 我国首次应急发射任务细节披露:地面模拟烧蚀玻璃裂纹确认有风险,神二十二飞船选择 16 天方案
我国首次应急发射任务细节披露:地面模拟烧蚀玻璃裂纹确认有风险,神二十二飞船选择 16 天方案
发布 作者:汪淼 浏览量:2
文章详细报道了中国神舟二十二号飞船的应急发射任务,包括神舟二十号飞船因舷窗裂纹问题而推迟返回,以及后续的应急措施和发射细节。

11 月 26 日消息,北京时间 11 月 25 日 12 时 11 分,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二十二号飞船顺利升空,经过 3.5 小时飞行后,顺利抵达中国空间站。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应急发射

从神舟二十号飞船遇到异常情况,到完成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应急发射,只用了 20 天。央视《焦点访谈》昨晚最新一期节目披露了此次任务细节。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11 月 5 日上午发布消息,因神舟二十号飞船舷窗疑似遭遇空间碎片撞击,原定返回任务被推迟。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回忆,11 月 4 日那天,航天员进行舷窗检查的时候,发现舷窗边缘有个局部异常现象,“航天员用空间站上 40 倍的显微镜,对缺陷从不同角度进行拍照,我们请从事玻璃的专家确认,在玻璃上确实有一个小的三角区域出现了裂纹。”

疑似被空间碎片撞击的是舷窗最外侧的一层隔热玻璃,返回时,飞船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会产生上千度高温,如果玻璃的防热效果受到影响,航天员的安全可能无法保证。对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仿真分析和试验、安全性评估迅速展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郑伟讲述,因为这块玻璃是一块防热玻璃,焦点主要集中在它的防热性能,还能不能够支撑返回的烧蚀过程。“在仿真的基础上,我们利用返回的返回舱舷窗,模拟破坏的状态,做了风洞烧蚀试验,从试验的结果上看,裂纹还是会进一步扩展。”

于是,在紧急组织的评审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在玻璃受损的状况下,保证航天员安全返回的风险较大,总指挥部作出了神舟二十号飞船不再用于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返回的决定。

神舟二十号乘组乘坐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返回,同样面临挑战。神舟二十一号进行了优化,通过 3 圈进行返回,神舟二十号是 5 圈返回方案,轨道的计算,包括程序的协同安排都需要调整。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讲述,换飞船返回对航天员来讲,有很多不同。“甚至航天员的座椅、坐垫都是赋形的,这都要进行调整。”

在天地共同努力、协同配合下,11 月 14 日,神舟二十一号飞船离开中国空间站,顺利返回地球。

而在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应急发射方面,我国每次执行载人任务时,同时有另一艘飞船和另一枚火箭在发射场待命,一旦有突发情况,可以在最短 8.5 天内将应急飞船发射升空。

周建平介绍称:“我们有两个应急发射方案,一个是 8.5 天,一个是 16 天。8.5 天是天上发生了必须尽快把航天员接回来的情况,现在空间站处于非常好的状态,航天员住在空间站,安全性非常高,所以我们决定采用 16 天的应急方案。”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刘烽讲述,他们当时就决定还是维持刚打完上一发火箭的团队为基础,补充相关的岗位操作人员或设计人员。“这些人员我们要求也是要有参加过我们型号经验的。”

由于此次神舟载人飞船采取无人状态发射,在这次的应急发射准备过程中,通过与航天员系统等紧密合作,迅速准备了航天员生活相关物资,放置在飞船各个位置,提升了这次紧急发射的综合效益。

郑伟讲述,实际上,原来在设计应急方案时,没有装载荷这一条的。由于这次有 16 天的载荷准备时间,通过加班加点把载荷装上去,这次上行的物资和载荷比以往都要多。

据IT之家此前报道,神舟二十二号飞船为无人状态,装载了航天食品、航天药品、新鲜果蔬、针对神舟二十号飞船舷窗裂纹的处置装置,以及空间站所需的备品备件等。这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 38 次发射任务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 610 次飞行,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 1 次应急发射任务。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