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文章专栏 微软收紧 Win11 驱动认证:减少崩溃故障、缓解系统臃肿问题
微软在 Ignite 2025 大会上宣布改革 Windows 驱动程序构建与签名流程,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稳定性,减少因驱动问题导致的系统崩溃。
11 月 19 日消息,在今天召开的 Ignite 2025 大会上,微软宣布改革 Windows 驱动程序构建与签名流程,从而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稳定性。
此项调整的核心目标是提升驱动程序的整体质量,通过扩展其“驱动程序弹性策略”,打造一个更安全、更可靠、更稳定的 Windows 生态系统,从而有效减少因驱动问题导致的系统崩溃。
根据新规,驱动程序开发者将面临更高的准入门槛。所有提交签名的驱动程序,都必须满足一系列新增的、更为严格的安全与弹性认证测试。
同时,微软将大力扩展 Windows 系统自带的内置驱动程序(in-box drivers)和应用程序接口(API),以便 OEM 合作伙伴能够用这些官方标准化驱动,替换原有的自定义内核级驱动程序,或将部分逻辑代码从内核模式转移至用户模式。
微软预计,这项改革将在未来几年内显著减少运行在内核模式下的代码量。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改革覆盖范围极广,包括网络、摄像头、USB、打印机、电池、存储和音频等多种类型的设备驱动,通过减少第三方内核代码,不仅能从根本上增强操作系统的稳定性,还能有效缓解长期困扰用户的系统臃肿问题。
尽管微软大力推动驱动程序的“用户模式化”,但并不会完全禁止第三方内核模式驱动。官方表示,在 Windows 未提供内置驱动的创新领域,合作伙伴仍可继续开发内核驱动。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图形驱动程序,为确保游戏和专业应用所需的高性能,这类驱动将被允许继续在内核模式下运行。
此外,微软还将引入强制性编译器检查、驱动隔离和 DMA 重映射等新的技术防护措施,以限制潜在故障的影响范围,防止驱动程序意外访问内核内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