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文章专栏 全球首例:我国团队成功构建灵长类自体胚胎干细胞
全球首例:我国团队成功构建灵长类自体胚胎干细胞
发布 作者:远洋 浏览量:1
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首次利用胚胎分割技术成功培育出健康活体猴及自体胚胎干细胞,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7 月 3 日消息,据科技日报报道,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院牛昱宇、代绍兴、季维智团队首次利用胚胎分割技术,从单个灵长类胚胎成功培育出健康活体猴及遗传背景完全匹配的自体胚胎干细胞。此外,团队还首次获得了遗传背景一致的灵长类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和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图片

据IT之家了解,传统干细胞疗法在临床应用中面临免疫排斥和伦理争议等难题,而获得遗传匹配的胚胎干细胞在再生领域格外重要。胚胎受精后,最初分裂会产生 2 个细胞,随后再分裂,形成 4 个细胞,即进入 4 细胞期、8 细胞期等。研究团队通过模拟自然同卵多胞胎的形成原理,优化胚胎分割技术,在胚胎发育的 4 细胞期和 8 细胞期进行分割操作。其中,8 细胞期的 3:5 分割策略效率更高,即使用 5/8 的胚胎细胞进行移植,3/8 的胚胎细胞用于建立干细胞系。通过这一技术,团队从 23 对分割胚胎中获得两只健康猴及自体干细胞,另有一例在孕中期流产前成功建系。

随后,研究人员从一只猴体内获得遗传匹配的诱导多能干细胞和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干细胞,通过单细胞转录组分析发现,相比诱导多能干细胞和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干细胞,自体胚胎干细胞的细胞异质性更低、转录噪音更小,基因组稳定性相关基因表达更显著。在饲养层培养条件下,诱导多能干细胞表现出更强的分化趋势,而自体胚胎干细胞与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特征更接近;无饲养层培养时,三者异质性均降低。从伦理与技术层面看,自体胚胎干细胞无须重编程或核移植,兼具胚胎干细胞特性与操作优势。此外,团队在人类辅助生殖胚胎上成功建立分割来源的胚胎干细胞,展现了临床转化潜力。

目前,3 只健康猴已存活至今,年龄分别为 1 岁、2 岁和 5 岁,其生长指标与正常猴无异。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开创了从分割胚胎生成自体多能的新干细胞方法,还为评估不同干细胞类型的体内功能差异提供了理想的模型,为解决干细胞治疗中的免疫排斥难题提供了新思路,为未来器官修复、疾病治疗等再生医学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相关技术已申请专利。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