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文章专栏 Salesforce CEO:微软与 OpenAI 的关系出现巨大裂痕,无法修复
Salesforce CEO Marc Benioff discusses the transformative impact of generative AI and criticizes Microsoft's AI strategy, highlighting a growing rift between Microsoft and OpenAI.
5 月 14 日消息,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Salesforce 首席执行官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这项技术将彻底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贝尼奥夫将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比作历史上那些开创性时刻,例如 IBM 的托马斯・沃森(Tom Watson)推动大型机的诞生、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引领个人电脑的普及以及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开创浏览器时代。
在讨论人工智能对就业和人类社会的潜在影响时,贝尼奥夫还提到了他与微软之间的争议。此前他曾公开批评微软的 AI 产品 Copilot,称其不过是微软版的“Clippy”(微软旧版办公软件中的智能助手),并未真正创造价值。
《金融时报》旧金山分社社长斯蒂芬・莫里斯(Stephen Morris)向贝尼奥夫提问:“你对纳德拉(Satya Nadella,微软首席执行官)的不满在哪里?”贝尼奥夫一直以来对微软的 AI 工作毫不留情地进行批评。对此,微软高层试图淡化贝尼奥夫的言论,暗示他并不了解自己在说什么。微软首席传播官弗兰克・肖(Frank X. Shaw)回应称,贝尼奥夫对 Copilot 的过度关注“更多是出于营销目的,而非事实或实质内容”。
然而,贝尼奥夫坚持认为,他此前的言论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他重申,微软的 Copilot 让客户感到失望。他指出,与 Cursor AI 在开发者领域的巨大成功相比,微软的 Copilot 和 GitHub 未能达到相应标准,这也促使 OpenAI 以 30 亿美元收购了 Cursor AI 的竞争对手 Windsurf。贝尼奥夫补充道:“这是因为微软的 Copilot 和 GitHub 未能成功,未能达到应有的生产力水平。”
IT之家注意到,贝尼奥夫还表示,微软只是“ChatGPT 的转销商”,并称这是微软的 AI 战略。他提到,微软对这一战略感到沮丧,这促使微软聘请了谷歌 DeepMind 联合创始人穆斯塔法・苏莱曼(Mustafa Suleyman)来领导其 AI 部门,并在其“普罗米修斯计划”下开发新的模型。
贝尼奥夫进一步声称,微软的这一举措可能是其试图摆脱对 OpenAI 的过度依赖,并切断与 OpenAI 的联系,以实现 AI 技术的独立发展。他预测,未来 ChatGPT 可能不再是 Copilot 的核心技术。
贝尼奥夫还指出,OpenAI 首席财务官莎拉・弗莱尔(Sarah Friar)在高盛会议上的一次演讲证实了他的观点。据他透露,OpenAI 的架构图中并未出现微软软件在数据中心、应用、API 或模型层面的身影。架构图是科技公司用来展示其未来战略的传统方式。
贝尼奥夫强调:“我们正在亲眼目睹微软与 OpenAI 之间巨大的裂痕,这是一次彻底的、近乎决裂的破裂,而且无法弥合。”
当 OpenAI 公布其 5000 亿美元的“星际之门”项目,旨在促进美国各地数据中心的建设时,贝尼奥夫预测微软未来可能不再使用 OpenAI 的技术来推进其 AI 发展。
有趣的是,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曾表示,公司仍致力于投资 800 亿美元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心以支持 AI 计划。然而近期一份报告称,微软退出了两项大型数据中心交易,原因是其不再愿意为 ChatGPT 提供额外的训练支持。
另一份报告指出,微软失去 OpenAI 独家云服务提供商地位后,OpenAI 创始人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表示,OpenAI 不再受计算能力限制。此前,OpenAI 曾公开表示对微软云计算能力未能满足其需求的担忧。
此外,尽管微软与 OpenAI 签订了数十亿美元的合作协议,但据报道微软正在开发内部 AI 模型,并测试将第三方模型用于 Copilot。微软的穆斯塔法・苏莱曼证实了这一说法,他透露公司正在开发“前沿之外”的 AI 模型,这些模型将比 OpenAI 落后 3 到 6 个月。他表示,公司的战略是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保持与 OpenAI 的紧密竞争地位。